【墙绘】工笔画技巧,学员们认真记录,生怕错过关键知识
发布时间:2025-02-28
来源:管理员 浏览次数:
在巨野县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用手中的画笔,在宣纸上描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发展新画卷。
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刘白:“这个东西还是要看功夫到不到家,功夫到位的时候就点到为止,你要在短短的几遍之内,把它染到非常的透气,很灵动很丰富,工笔要这样画才可以。”
走进巨野县书画院的培训室,导师正在为学员们耐心讲授工笔画技巧,学员们认真记录,生怕错过关键知识。据了解,本次高研班学员多来自全县各乡镇的农民画师。今年四月份,第二届 “花开菏泽・翰墨巨野” 中国工笔牡丹画作品展就要开幕,大家也为展览积极做着准备。与此同时,楼上的画室内,画师们也各自忙碌,58岁的任卫红便是其中一员。
画师任卫红:“我现在画的这个是银蛇送福,今年是蛇年 蛇年和牡丹花结合在一起 它的寓意更好,通过这幅画主要想表达咱们的幸福生活 希望给大家带来福气 带来快乐 带来幸福。”
任卫红原本是一名家庭主妇,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得知巨野县书画院可以免费学画画,就来到这里拿起了画笔,这一画就是十五年。有了稳定的收入,任卫红的日子也越来越幸福了。
任卫红:“我喜欢工笔画,一直就这样坚持着,一天是200多块钱,能按照自己的时间来画,这边相对很自由一些。”
同任卫红一样,这里的很多画师曾经都在乡间务农或外出打工,如今的经过专业培训,他们“勾线”、“分染”、“罩染”样样精通。
巨野县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侯福常:“每年县委县政府设立500万元的书画产业发展资金,利用这一政策优势,我们巨县书画院牵头在每个镇街设立镇街书画院,并在2024年培养书画产业后备人才3600余人,一个是搞国展,第二个搞这种高研班的培训、主题创作。同时,普通画师也承接全国各地艺术品交易公司的订单,2024下半年订单不断,画师都非常地忙。”
想学画有人教、想画画有地去、想卖画有人收。近年来,巨野县积极开展农民画师培育工程,着力打造工笔牡丹画文化产业,乡村振兴图卷正徐徐展开。 走进永丰街道洪庙村,年逾八十的姚桂元正在伏案创作。上世纪70年代,姚桂元在巨野美术厂担任职业画师,后来,美术厂倒闭,不舍得放弃绘画事业的他,开始奔走市场,并于2009年成立巨野县洪庙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。如今,合作社成员已有516人,这些年、他也感受着一幅画给一座城带来的蝶变。
巨野县洪庙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社长姚桂元:“到处都是一种绘画的气氛,人人学画,人人爱画已成一个气候了,也就是说这一个风气兴起来以后,在咱巨野起码兴起了一个产业, 都想画,都能画,都能画好。”
巨野县洪庙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理事姚树昭:“我们合作社这一年里产生的画将近两万多幅,基本就是到年底这些画全部销售一空,不愁卖,只要你能画好,达到要求,这画都能销售出去 。”
抱团发展,让画师作品的销售渠道和价格有了保障。一人带动一家,一家带动一村,多年来,靠一支画笔发家致富的村民越来越多。
画师王桂琴:“我干这个工笔画已经十多年了,大概是2011年学的,那时候孩子小得接送,还得种地,就是空闲的时间就来到洪庙村学画画,这个收入也不低,生活水平也提高了,幸福感也提升了,有种心系柴米油盐不忘仰望星空的感觉 。”
一花引得百花开,百花捧出盛景来。现在,全国每10张手绘工笔牡丹画当中,就有8张出自我县,巨野县共有8个绘画专业镇、50个绘画专业村,书画产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,通过万千农民之手,国色天香在宣纸上争奇斗艳,成为惠民富民的特色产业,也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。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87-5513-3872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469228363@qq.com。